• Make首頁
  • 關於MAKE
  • MAKE文章
  • MAKE商店
    • 本月推薦
    • MAKE 雜誌
    • MAKE 書籍
    • 套件/控制板
  • Maker Faire
  • Makerspace
    • 如何打造Makerspace
  • 投稿專區
Make 國際中文版 > DIY Projects, Inspiration, How-tos, Hacks, Mods & More @ Makezine.com.tw - Tweak Technology to Your Will

機器人:Google的下一步?

1/1/2014

 
图片
波士頓動力公司出品的遙控機器人BigDog,在廣場上大踏步行走。
GOOGLE開始併購機器人公司?

今年,Google悄悄地開始布局,一連收購數間機器人公司,最新的一次併購案對像是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 Dynamics),這間公司是著名BigDog機器人創辦公司,他們還有許多機動性很高的機器人產品。

目前,網路上的朋友對於安迪‧羅賓(Andy Rubin)所帶領的Google機器人專題計畫有諸多揣測,前一陣子,羅賓才剛成為Google的Android部門首長。

在十二月四號,Google的執行長賴瑞‧佩吉(Larry Page)在Google+的頁面上提到:「我對於安迪‧羅賓接下來的計畫十分感興趣,他上次給我們的驚喜是Android的構想,一開始,這幾乎是天馬行空的點子,他想要讓每個人的口袋裡都有一台小小的超級電腦,這還只是個開始,但我對於接下來的發展感到迫不及待!」

想知道Google的下一步是什麼嗎?讓我們來仔細瞧瞧他們近期的併購計畫。
图片
GOOGLE到底買下哪些公司?

關於這個部分,我們可以獲得的資訊有限,許多被收購的公司網頁都已不能使用,只剩下首頁上的資訊可以參考。
其中,Meka的網頁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已經被Google買去,目前正忙著準備下一場機器人革命!請隔一段時間再來造訪我們網站。」


Meka口風緊密

图片
Schaft公司

Schaft是一間日商公司,在2012年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簡稱DARPA)機器人挑戰賽中,表示他們會作出「一款名為Kernel的智慧型機器人,可以結合識別、計畫、動作產生、動作控制與使用者介面等重要的軟體模組。」

Schaft的參賽作品是由川田工業株式會社生產的HRP-2擬真機器人改造而成的。









川田工業株式會社生產的的HRP-2機器人(cc Morio)

工業感知公司

        工業感知公司(Industrial Perception Incorporation、簡稱IPI)的創辦人來自Willow Garage公司(主要在作個人用的機器人)團隊,IPI的亞林‧羅帕契(Erin Rapacki)在2013年一月時,在美國科技雜誌(IEEE Spectrum)的部落格上表示,許多電腦上的視覺應用專題已投入工業生產。

IPI致力於將3D視覺科技與動作計畫等功能整合,使得工業用機器人的分類、操控等功能獲得全面提升。


紅木機器人公司

紅木機器人公司(Redwood Robotics)是Meka Robotics公司、Willow Garage公司和史丹佛研究機構(SRI International)三方合作的產物,史丹佛研究機構的網站提到紅木機器人公司將「生產出全新一代的機器手臂,不但容易設定、價格低廉,而且工作者在機器手臂旁不會發生危險。」

 
Meka機器人公司

Meka機器人公司由麻省理工學院的兩位工程師創辦,分別來自電腦科學實驗室與人工智慧實驗室,他們生產出Mobile Manipulator和Humanoid Head 機器人,在以下的影片中可以看到。
此外,Meka和Willow Garage公司、史丹佛研究機構合作成立了紅木機器人公司,如上所述。

Holomni

Holomni公司致力於生產全方位移動的滾輪,供機器人使用。這間公司總部設於舊金山,老板是Willow Garage公司的前設計師鮑伯‧荷姆伯格(Bob Holmberg)。

Bot & Dolly

Bot & Dolly是目前少數被併購之後,網頁還保持正常運作的公司。或許這是因為他們長期與電影工業合作,擁有很高的獲利能力,最近,他們師展所長,在電影地心引力(Gravity)中製造失去重力的幻覺。從下面的影片當中,您可以稍微感受一下他們的實力。
Bot & Dolly公司出產的的IRIS和SCOUT機器手臂可以讓工作者直接調整攝影機、燈光和其他物件的位置,讓攝影工作可以有效率而不間斷地持續進行。

AutoFuss

雖然他們不製作機器人,但是AutoFuss這間Bot & Dolly的姊妹公司也被Google收購了。Autofuss提供設計與生產的服務,根據他們Facebook頁面上的介紹,他們說他們是「一間跨領域的設計工作室,專長在於動作設計、動畫與動作產出‧」

波士頓動力公司


許多機器人迷、軍用機器人愛好者和反對者都對「波士頓動力公司」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們出產的機器人機動性強,可以作出非常擬真的反應。雖然他們的研發部門將大部分的資源投入軍事應用,但是,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 Google「…並沒有成為軍火成包商的計畫。」。

 

可能的發展方向

結合以上的併購案,Google的背後計畫到底為何?以下是筆者推測的幾種可能性。

線上購物

如果要幫外甥找生日禮物,在Google網頁購物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Google本身並不負責產品銷售。最近,亞馬遜書店(Amazon)最近發表了新的Prime Air空中運輸計畫,許多人認為Google打算要發展他們自己的機器人貨運服務。當然,我相信要看到街上許多印有Google商標的機器人踏著大步送貨,恐怕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

當然,事情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或許您還不知道,但是亞馬遜網頁(Amazon.com)的網站服務正在朝大數據(big data)的方向發展。或許,這正是Google的反擊策略,從數據處理服務推向線上購物服務。如果Google可以發展出高度自動化的倉儲系統與運輸服務,那麼他們很快就可以擁有足以和亞馬遜網站或其他線上購物網站匹敵的實力了。

娛樂


Google納入Bot & Dolly和Autofuss公司的舉動,讓人不禁揣測Google是否打算發展娛樂相關的產品與服務,類似Netflix與Hulu線上影像串流服務,當然亞馬遜網站也有類似服務,這些網站坐擁大量的資料數據。而且,線在Hulu甚至開始出產他們原創的節目,當然,Google現在已經擁有YouTube,不過或許他們想要作點不一樣的。

如果走這一條路,不僅可以說明最近的收購計畫,也可以用上Google巨大的資料貯存與影像串流優勢。


地圖與航行資料

前陣子,Google併購了Waze(音同ways,意指「道路」)公司,Waze是一款以GPS為基礎的地圖服務,並結合了社群媒體的性質,會員可以互相分享道路交通狀況,並提供彼此事故發生、道路障礙與速限等資訊。

或許,Google計畫將地圖的資料採集功能自動化,比方說,他們可以讓Google機器車四處旅行,搭配Bot & Dolly的機器手臂與攝影機,並結合Waze的功能將資料回報與更新。

 
更多可能

當然,或許我的推測完全不著邊際。不知道您對Google最近的舉動有何看法?Google的下一步將何去何從?如果您願意的話,歡迎在下面留言發表看法。

 

這對Maker來說代表什麼呢?


Google這一連串的購物狂行徑對maker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現在還很難說。不過,既然我已經竭盡所能的對這個議題發表淺見,就容我在多說一點。

 

開放式系統整合

早在2012年五月,Google就進行了小規模的併購,他們僱用了Willow Garage公司的肯恩‧空黎(Ken Conley),他是機器人運算開放資源系統(Robot Operation System、簡稱ROS)的共同創辦人與平台管理者,在此之前,Google就已經與Willow Garage公司合作,開發出ROS的Java實作,可以在他們的Android平台使用。

所以,現在Android與ROS的幕後工作團隊變成同一間公司,如果Google決定將機器人研發系統奠基於ROS框架之上,就有可能作到開放資源整合,這樣一來,maker和改造玩家們就可以利用Google研發的產品進一步發揮創意作改造了!

如果一切成真,將Google購物、娛樂、導航系統整合的app市場就將指日可待。
 

職缺

Google在機器人產業的布局可能帶來工作機會,不只是在Google這間公司內部而已,如果他們拓展了新的領域,到時候相應的競爭者、上游的供應鏈都可能帶來許多機會。

隨著更多職缺開放,就會有更多業餘的maker得以往職業領域發展。
 

更多併購計畫?

Google的併購計畫到此為止了嗎?或者這只是個開始?Maker社群中讓我們引以為傲的新創公司會不會成為下個投資標的呢?還是3D機器人?或者 OpenROV? 一切都還是未定之天。


[原文]


評論已關閉。
    图片
    Vol. 33:跟著社群玩自造
    訂閱電子報

    文章分類

    全部
    3D Printing
    Arduino
    Art
    AR/VR
    Biohacking
    Books
    CNC
    Dev Boards
    DIY Projects
    Drones
    Education
    Electronics
    Kickstarter
    Lego
    Maker
    Maker Faire
    Makerspace
    MathMonday
    Others
    Raspberry Pi
    Robot
    Skill Builders
    Tools
    Toys
    Woodworking
    活動訊息
    活動訊息

    Make Blog

    精選國內外各類文章,每日掌握最新Maker趨勢!

    更正資訊

    RSS 訂閱

    時間排列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九月 2013
    八月 2013
    七月 2013
    六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二月 2013
    一月 2013

聯絡我們
This website is developed and published by Taitien Electric Company under license from Maker Media, Inc.,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ontent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Make: Magazine and/or on www.makezine.com, ©Maker Media, Inc. 2014. Published under license from Maker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Make:’and ‘Maker Faire’ trademarks are owned by Maker Media, Inc.

Maker Faire Taipei 為經 Maker Media Inc. 授權可於當地獨立組織並運作之活動。
本網站之內容由 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廣告業務,請來信聯絡。 
Copyright © 2011 - 2015 Tai Tien Electri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