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首頁
  • 關於MAKE
  • MAKE文章
  • MAKE商店
    • 本月推薦
    • MAKE 雜誌
    • MAKE 書籍
    • 套件/控制板
  • Maker Faire
  • Makerspace
    • 如何打造Makerspace
  • 投稿專區
Make 國際中文版 > DIY Projects, Inspiration, How-tos, Hacks, Mods & More @ Makezine.com.tw - Tweak Technology to Your Will

與自然共存而生的FabLab:Green FabLab 巴塞隆納(上)

1/18/2015

 
图片
做為個人製造(Personal Fabrication)的據點,全世界的FabLab正在增加中,蓋在巴塞隆納近郊山中的Green FabLab是首間專門進行生態學和永續發展的研究或製作的FabLab。
文/類家利質.譯/徐永為 [原文]
2013年7月,全世界FabLab成員齊聚一堂的會議Fab 10於巴塞隆納舉辦時,友人邀我去一趟Green FabLab。聽名字以為是個附設工作室的山中小屋,便帶著這樣的想像造訪,但從高臺上的地鐵站Valldaura搭了十分左右的電車,我來到的卻是一間圍繞在山林之間的氣派建築,由十九世紀的中產階級所建的宅邸所改建。
图片
放養在宅邸前的雞、鵝和鴨子在入口迎接我們。這些在腹地內的動物約有三十隻左右。牠們是以永續發展相關研究內容的一部分來飼養,同時也是用來招待賓客的食材。Green FabLab也叫作Self Sufficient Lab,意即所標榜的是「自己自足的實驗室」。

此外,從陽臺可以眺望加泰羅尼亞的蒙特塞拉特山或巴塞隆納市內,美麗的景色在眼前拓展開來。
图片
這一天雖然人數不多,但有一場來自全世界的人工智慧研究者的會議,研究者和Green FabLab的工作人員在休息時間時來到戶外,用筆電進行確認E-mail之類的工作事項。通常這樣的聚會大多舉辦在都市旅館的豪華房間裡,但其中一位這次與會的研究者充滿熱情地告訴我:「沒有比這裡更棒的地方了。」讓人印象深刻。
图片
寵物兼守門犬。陽臺的池子裡還有鴨子在游泳。
图片
宅邸所使用的暖爐與家具,有一種過去的時代氛圍。電力是生質(biomass)發電,暖爐的原料則是木柴。水源則有雨水、泉水等五種,依廁所、洗澡、廚房等不同用途區分使用。為了避免浪費,電與水的使用隨時會經由Wifi監控,還可以遠端控制開關。該如何確保與利用維持Lab運作所需的資源這件事本身也是研究的目標。順帶一提,雖然這裡也有放置太陽能板,但因為空間不足的關係,只用來當作學習用的範本。
图片
廚房被改裝成現代式,為了招待許多賓客,擁有寬敞的空間。
图片
賓客來的時候也會像上圖這樣一起享用午餐。因為Lab內有廚房和寢室,因此是可以在這裡起居的,不過Lab的年輕成員們還是每天都從巴塞隆納花上四十分鐘徒步沿著山路上來這裡。
图片
图片
Lab的主要目的並不是以出租空間的方式來使用,平常基本上就是做為Lab──也就是實驗室來使用,但正因為邀請了許多領域的學生和研究者來舉辦活動,Lab的成員得以和不同領域的人進行交流,對激發創造性有正面的影響,所以形成了這樣的模式。
图片
在可眺望蒙特塞拉特山的陽臺用過午餐後稍作午休。即使到了十一月,正午的巴塞隆納仍十分溫暖。
图片
站在剛引進的六軸機械手臂前的人是Lab的領導者Jonathan。這裡也絲毫不缺乏各種3D印表機、雷射切割機、電路板加工機、線性直流電源等機器。雖然設有電話線路跟網路,不過畢竟是山中的獨棟建築,有可能遭遇雷擊。若遭受雷擊,必須中止所有的電源,因此Lab有可能暫時無法正常運作。
图片
底層在過去應該是做為動物小屋使用,這裡設置了CNC切割機、甚至還有車床、線鋸床等古早味的電動工具。對於數位製造已經普及的現代年輕人們來說,這類機器反而比較少接觸,因此是個學習的大好機會。
图片
請成員帶我們參觀了附近的森林。這一帶除了農家養的馬跟貓之外,似乎還有野豬,還有野豬的獸徑。雖然自然景觀很豐富,不過其實看一百年前左右的照片就知道,這個地方曾經是座光禿禿的山,四周的林木被徹底砍伐殆盡。目前包含建築物在內,附近的區域被指定為國家公園。
图片
四處可見的裝置藝術作品,是巴塞隆納IAAC學院學生的作品,IAAC是一間讓人學習先進建築學的學院。
图片
用鏈鋸除草。不知道長了些什麼的天然農園還被稱作Food Lab,種了各種作物。
以上是建築學院IACC的學生的種樹紀錄。學生們表示,在都市拼命工作一陣子後來到這裡覺得非常放鬆。這一天工作人員們一邊於林間散步,一邊尋找新鮮的當季蘑菇當作土產帶回家。

儘管改建了被棄置幾十年的宅邸,Lab於前年二月剛起步時還是空蕩蕩的。雖然有建築學校的支援,但還是花上了好幾個月才整備好環境。

包含FabLab在內,至今我看過了數處歐洲的Hackerspace,但它們大多建在城鎮內交通方便的地方,雖然有空間大小或建物老舊程度的不同,但為了方便作業,大都是冷冰冰的地方。而這間Lab儘管位在自然環繞的絕佳地點,卻又是只靠地鐵跟徒步就可以造訪的地方。巴塞隆納以日本來比喻的話就是福岡市程度的規模,考量到人類該如何在充滿科技的城市和自然之間取得平衡,像這樣的地點不就恰恰好嗎?

下篇會具體介紹設施內所進行的生態學相關研究。


評論已關閉。
    图片
    Vol. 33:跟著社群玩自造
    訂閱電子報

    文章分類

    全部
    3D Printing
    Arduino
    Art
    AR/VR
    Biohacking
    Books
    CNC
    Dev Boards
    DIY Projects
    Drones
    Education
    Electronics
    Kickstarter
    Lego
    Maker
    Maker Faire
    Makerspace
    MathMonday
    Others
    Raspberry Pi
    Robot
    Skill Builders
    Tools
    Toys
    Woodworking
    活動訊息
    活動訊息

    Make Blog

    精選國內外各類文章,每日掌握最新Maker趨勢!

    更正資訊

    RSS 訂閱

    時間排列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九月 2013
    八月 2013
    七月 2013
    六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二月 2013
    一月 2013

聯絡我們
This website is developed and published by Taitien Electric Company under license from Maker Media, Inc.,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ontent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Make: Magazine and/or on www.makezine.com, ©Maker Media, Inc. 2014. Published under license from Maker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Make:’and ‘Maker Faire’ trademarks are owned by Maker Media, Inc.

Maker Faire Taipei 為經 Maker Media Inc. 授權可於當地獨立組織並運作之活動。
本網站之內容由 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廣告業務,請來信聯絡。 
Copyright © 2011 - 2015 Tai Tien Electri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