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首頁
  • 關於MAKE
  • MAKE文章
  • MAKE商店
    • 本月推薦
    • MAKE 雜誌
    • MAKE 書籍
    • 套件/控制板
  • Maker Faire
  • Makerspace
    • 如何打造Makerspace
  • 投稿專區
Make 國際中文版 > DIY Projects, Inspiration, How-tos, Hacks, Mods & More @ Makezine.com.tw - Tweak Technology to Your Will

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製作氣球單軌列車

11/22/2017

 
我們都曾經看過別人嘗試要吹氣球,結果綁起來時沒有抓好,只能眼睜睜看著氣球射向房間另一端。這是由於氣球裡的空氣被擠壓並從小小的開口排出的緣故。要是我們能控制氣球內部氣壓的這股力量,製作單軌列車、氣墊懸浮車、甚至驅動一臺玩具車呢?
接下來的幾個專題都是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製作:一物體受外力作用時,必產生一反作用力,與原本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要控制這股空氣的驅動力(或稱反作用力原理),需要將空氣擠壓至更小的開口或噴嘴。在以下大部分的專題,你會使用一根可以彎曲的吸管來集中氣球產生的力量。
我們先來做一個簡單的實驗。用橡皮筋將氣球開口綁在可彎吸管短的那一端,吹飽氣後放開。和沒有吸管時比較,有什麼不同呢?現在我們來製作以下幾個專題,來駕馭剛才學到關於氣球的新知識吧!

專題6:氣球單軌列車

成本:0 ~ $
時間:5 ~ 10 分鐘
材料:
材料 描述 來源
十元商店、日用品 可彎吸管、各式各樣的氣球、透明膠帶、各式各樣的橡皮筋 十元商店
線 尼龍線、釣魚線 手工藝材料行
紙(非必要) 用來製作翅膀或進行其他嘗試。 學校或文具店

步驟1:在氣球上連接可彎吸管

第一件事就是將氣球接上吸管,如此你就可以在將氣球放上單線軌道後,將氣吹進氣球引擎裡。請拿一支可彎吸管,將長的那一端自距離彎曲處約2 吋處剪斷。將吸管塞進氣球,讓彎曲處卡住開口,然後用橡皮筋綁起來。有時將氣球扭轉幾圈會更加牢固(圖2-32)。用吸管吹氣球來試試看是否連接牢固。如果氣球鬆掉了,請用橡皮筋繞緊一些,並用膠帶固定。
圖片
圖 2-32 彎曲可彎吸管。

步驟2:將氣球放上軌道

現在是時候控制這股氣壓,並將我們的氣球放上單線軌道,讓它成為一臺單軌列車。請拿出第二根可彎吸管,將長的一端剪掉,在你剛剛連接氣球與吸管的接口,將它平行放置上去(圖2-33)。用膠帶將兩根吸管綑在一起,但請小心別把膠帶黏太緊,否則會影響氣球的行進。空氣必須要能順暢地從第一根吸管擠壓出來,並能夠順暢地沿著單線軌道行駛。軌道的材料可以使用龍線、釣魚線或是各種光滑的線。製作軌道的步驟如下:將線穿過吸管,並將線的兩端用膠帶固定或綁在牆壁或椅子上。請儘量讓繩子拉緊並保持水平。
圖片
圖 2-33 將氣球裝上軌道。
課堂提示: 請讓兩名學生共用一個軌道。如此一來,他們就能進行氣球列車比賽了。請讓每名學生製作自己的氣球列車,因為我們是要分享創意,不是要分享細菌!
圖片
圖 2-34 發動引擎!

步驟3:列車上路

現在來到最好玩的部分了!讓氣球列車退到軌道起點,用第一根吸管吹氣進去,讓引擎發動(圖2-34)。放手然後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氣球行駛的速度是快是慢?在一開始跑得比較快還是在結束時跑得比較快呢?還沒結束,我們來迎接接下來的挑戰,看看還有什麼其他我們可以學習的方法。
挑戰題
■ 你的氣球單軌列車能跑多遠呢?試試看不要將線固定在牆壁上,而是找個夥伴幫忙拉線,看看氣球能跑多遠。
■ 氣球能走上坡嗎?你可以改變一下軌道的角度,看看行駛的速度會如何變化。
■ 如果接上兩顆氣球會如何呢?可以進行騎馬戰嗎?
■ 給它一對翅膀(如紙飛機般),或是嘗試讓你的列車旋轉。
■ 如果將軌道穿過的那根吸管,換成不同尺寸會如何呢?
■ 如果將用來吹氣的那根吸管,換成不同尺寸,或是增加數量,又會如何呢?
■ 試試看在吹飽氣之後,用膠帶將吸管口稍微擋住來縮小空氣的出口。對氣球行駛的狀況會有什麼影響?
(本文摘錄自《Makerspace專題大全:啟發你實驗、創造和學習的靈感》,馥林文化,2017。)
圖片

Makerspace專題大全:
​啟發你實驗、創造和學習的靈感

✐介紹多達51種專題製作技巧,內容絕對豐富。
✐亦步亦趨的步驟說明,佐以照片和插圖,保證你能挑戰成功。
✐​另有進階挑戰題,無限拓展你的想像力!
這本容易閱讀的專題指南將為你介紹幾十個DIY低成本專題,幫助你獲得打造夢幻專題所需的重要技巧。《Makerspace專題大全:啟發你實驗、創造和學習的靈感》為初學者提供了許多實用的訣竅,也為較資深的Maker提供了許多開放式挑戰。每一個專題都包含了清晰易懂、亦步亦趨的步驟說明,佐以照片和插圖來確保你能挑戰成功,並無限拓展你的想像力。你將會學習利用回收物、應用智慧型手機、紙上電路、電子織品、樂器、寫程式和3D列印等有趣的專題製作技巧!

評論已關閉。
    图片
    Vol. 33:跟著社群玩自造
    訂閱電子報

    文章分類

    全部
    3D Printing
    Arduino
    Art
    AR/VR
    Biohacking
    Books
    CNC
    Dev Boards
    DIY Projects
    Drones
    Education
    Electronics
    Kickstarter
    Lego
    Maker
    Maker Faire
    Makerspace
    MathMonday
    Others
    Raspberry Pi
    Robot
    Skill Builders
    Tools
    Toys
    Woodworking
    活動訊息
    活動訊息

    Make Blog

    精選國內外各類文章,每日掌握最新Maker趨勢!

    更正資訊

    RSS 訂閱

    時間排列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十二月 2016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九月 2016
    八月 2016
    七月 2016
    六月 2016
    五月 2016
    四月 2016
    三月 2016
    二月 2016
    一月 2016
    十二月 2015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二月 2014
    一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九月 2013
    八月 2013
    七月 2013
    六月 2013
    五月 2013
    四月 2013
    三月 2013
    二月 2013
    一月 2013

聯絡我們
This website is developed and published by Taitien Electric Company under license from Maker Media, Inc.,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ontent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Make: Magazine and/or on www.makezine.com, ©Maker Media, Inc. 2014. Published under license from Maker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he ‘Make:’and ‘Maker Faire’ trademarks are owned by Maker Media, Inc.

Maker Faire Taipei 為經 Maker Media Inc. 授權可於當地獨立組織並運作之活動。
本網站之內容由 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未經本站同意,請勿擅用文字及圖案。廣告業務,請來信聯絡。 
Copyright © 2011 - 2015 Tai Tien Electri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